听腻味了马云褒的心灵鸡汤,有些时候,真希望他能来点接地气的干货。
还好,最近的他不负众望,在浙商大会上说的“永远不要行贿”的一段话,被社会各界解读为典型的正能量。
作为浙商总会首任会长,马云发出倡议:这几年,我国的反腐力度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腐败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是巨大的,有受贿就有行贿,两头都要堵住。他还希望浙商永远不参与任何行贿,如果我们的会员参与行贿,就清除出去。这个代价不能再让我们的下一代去承受,再去拼这些东西。我们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奋,拼的是不断改变自己,拥抱变化。
在当前中纪委反腐浪潮一浪高似一浪的情形下,马云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真是大快人心。虽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关系至上的社会结构里,永远不要行贿似乎有些“乌托邦”,但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实施翻天覆地改造的今天,我不仅深以为然(作者按:本文主要讨论关注大众更为关心、社会影响最恶劣的官商勾结腐败,互联网公司的内部腐败不做重点讨论),并且希望电商公司先试、互联网行业先行。
行贿,需要搞清楚一个前提。那就是,行贿者一定对掌握着公权利的受贿者有所求,其行为有明显且强烈的功利性,一般而言,或是希望对方大开政策便利之门,或是虚报低价拿下大宗采购订单,或是要价格优惠等等等等。
但是,电子商务需要行贿吗?互联网公司需要行贿吗?
在一些个案条件下,它们也有行贿的现实需求,但和政府审批部门,以及图书出版、教育、金融、交通运输、能源开采、建筑工程和医药等腐败高发区的传统产业相比,互联网行业集体行贿可能性绝对要小得多,一个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多数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对象是终端消费者。也就是说,它们用游戏、视频、新闻、社交等业务服务好了网民,金钱随之滚滚来,反之,恶评如潮,这是没有任何政策力量可有扭转的,政府官员自然难从其中觅到寻租空间。而那些身处腐败高发区产业的企业和公司,服务对象或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它们之间的阴沟交易,既不公开透明,加上还有一个游离于监督的交易环节,双方自然有着丰富充沛的上下其手空间。
自中纪委开启反腐败风暴以来,和互联网相关的除了电信运营商有人落马,传统互联网公司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丑闻,并不多见。
如果非要把互联网公司和政府捆绑在一起,最有可能涉及利益输送的地方就是政策。但是,自打互联网出现在中国,从来都是运用领先于政策,门户业务、电子邮件、论坛、IM工具、电子商务、网络视频、微博、互联网金融,再到当前争议度颇高的网络租车、人造节等,莫不如此。在这种先上车、后买票的互联网时代,恰恰因为是政府部门对互联网的陌生和忌惮,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宽松且滞后,从而腐败几率相对较低。也就导致了即使在中国这个创新力薄弱的国家,互联网才能够成为创新创业最有活力的领域,才会有BAT等中国式创新的标志性企业。
现在,全社会都在谈互联网+,+号背后,是各式各样的传统实业,而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公开、透明、便利、高效、低成本,这一切都站在了腐败生存土壤的对立面。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除了可以发生在具体的业务层面,还应该体现在压缩腐败空间上。
从目前来看,互联网在反腐败方面,主要发挥着事后监督的作用,陕西“表哥”杨达才、重庆“12秒哥”雷政富、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以及撰写“香艳日记”的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局长韩峰等贪官污吏,都是网民在互联网曝光他们的贪污腐败线索而被追查。但如果能够从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监督,用互联网的手段倒逼政府理顺与企业的关系,让官员和企业家之交淡如水,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技术之外的,又一个巨大社会贡献。
本文来源于: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