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办的广东电子商务大会上,刘强东对京东的四个战略方向再次做了阐释。作为巨头,京东的一举一动都预示着未来行业的动向或趋势。而对于所有创业者而言,至少在起步期跟着巨头干,可能不会摔得太惨。
战略一:“互联网+社区服务”
2015年4月,“京东到家”正式成立,向用户提供3公里范围内配送生鲜、超市产品、鲜花、外卖送餐等各类生活服务项目。
成立不久,京东随即公布了官方数据:上线100天,日均已超过5万单,北京、上海入驻商家接近100家,门店接近3000家。其中北京几大主要超市如卜峰莲花、乐天玛特、超市发、天虹,特色商家稻香村、味多美、黄太吉等均已入驻;上海特色商家包括万有全连锁菜市场、蓬莱李豹生鲜、家得利、来伊份、良友、牛奶棚、85度C等。
刘强东本人是O2O项目负责人,亲自带队两个月后,才正式任命O2O项目新负责人。可见,O2O业务是京东业务的主攻方向。那刘强东为何要做“京东到家”?
首先,京东已投入巨资建立物流体系,但是物流壮大后,发现库房商品在每个城市街道存在重复库存配货的现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京东由此意识到要把库存利用起来。同时,还要整合大街上的库存,如实体零售业等,所以在原来“互联网+零售”的业务模式上扩充产品类别,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将传统企业逐渐接入,让传统企业迅速迈向“互联网+”,成为传统零售模式的良好补充。
战略二:“互联网+金融”
从2013年京东金融独立以来,京东就在打造一个关于金融的闭环:开放金融业务,解决基础支付;拓展金融品类,对个人用户开展消费金融;为平台用户提供保险理财;针对企业布局供应链金融。此外,还发起众筹、征信及信贷,最终由支付实现闭环。京东从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及证券七大板块,完成对金融领域的布局。
2015年9月15日,“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上线,预示着移动端金融入口是京东必争之地。在移动金融中,理财与消费都属于高频行为,因此,要以此为入口打造生活场景的金融产品。因为移动金融的本质是蕴藏在不同场景当中的去中心化入口,例如为幼儿提供的妈妈理财、学业时期的保险及校园白条、可穿戴设备、实物众筹等,都是以场景落地。可谓“得场景者得天下”。
战略三:“互联网+农业”
京东为什么可以做农业?因为京东有自己应对农产品冷链问题的物流基础。冷链体系涉及农产品的卫生、质量、接收和存储等科学性等问题,实施冷链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一项重业务模式。而京东一直采用自己做物流配送的重模式,刚好拥有这样的优势,在发展农业战略中,一定程度上起了反补作用。
刘强东提出“一村一特一品”的战略,即一个村镇有一种特产,并且将其打造为一个品牌。从表层含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京东正在帮助农产品品牌化;但从深层次来讲,他是要提升农业电商服务能力和工业标准化水平,让自己的农业电商更加强壮,给农产品供销链条带来互联网的能量,而不是单纯依靠电商平台做营销、导流量去换取农业价值。从这个层面看,京东做的还是比较重的农业电商模式。
战略四:“互联网+国际贸易”
自从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后,京东便快速借助这股东风进入这个领域,发展进口业务“全球购”和出口业务“全球售”。目前,京东通过国外的商家进行销售,但未来,将扎根于自营,以实现低成本地维护消费者体验和售后服务。
布局跨境电商,最重要的一步是打通跨境电商海关和保税仓库的通道。2015年10月23日,京东全国首个全球购自营物流基地——南沙保税仓在广州投入使用。广州作为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和全国物流集散中心,具有先天的物流优势;同时,南沙保税港区是广州最高级别的保税区,有相对成熟的仓储条件。
因此,京东首选在此建自营仓,为的就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毕竟利用客户资源和流量资源,电商巨头就能轻易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但最终仍要回归到客户需求本身,因此解决信任、质保等问题才能确保竞争的优势。
结语
也许上述战略对初创创业者过于高、过于远,有点“仰望星空”的感觉,但回归到电商这个生态圈,消费者、商家、物流公司、支付商等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即使是再微小的“生物”,只要在生态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就能迅速繁衍,跟着巨头找到馋食之物。(完)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康帅,闹客邦执行主编(微信:kangshuai1126)。闹客邦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tiwwei获取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