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我参加了苏宁25周年庆典活动,谈一谈我对这场庆典的一些感受。在庆典现场,我发了2条微信朋友圈,其中一条是说感受到这不是一家“老气横秋”的25岁传统企业,另一条是说苏宁在互联网的转折点上努力转型后,能否阻止京东商城的成长。
很多朋友评论了这两条朋友圈内容,在这里我希望能够展开谈一谈这两个方面。
“苏宁25周年,转型成一家年轻的公司了,没有传统企业的老气横秋,互联网的青春药好使啊”——磐石之心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
上面是我当晚发布的第一条微信朋友圈内容,这也是苏宁25周年庆典给我的最直观感受。现场孟非与伊一的风趣主持,以及唱歌、跳舞、互动的节目安排,现场苏宁员工们的气氛,这都让我感受到这家25岁企业的年轻活力。
作为90年代末成立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变得十分庞大。苏宁已经是一家18万人的企业,这种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的僵化、人员思维的僵化、大企业病,给客户、消费者的感觉则是“老气横秋”,不时尚、不年轻。
事实上,在苏宁2009年宣布转型,直到2014年,这5年的多时间里,苏宁给外界的印象仍然是一家家电连锁企业,也是一家“老公司”。然而随着苏宁向互联网转型不断深化,这家“老公司”开始焕发青春的活力。
我曾与苏宁的CHO孟祥胜有过交流,他谈了在苏宁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对照互联网公司进行组织架构的变革,如何从互联网公司挖人才,如何招募年轻人,甚至是如何改变公司的打卡、穿衣制度,以迎合互联网的开放、共享精神。
所以互联网是一剂非常好用的“青春药”,可以让25岁的“老公司”焕发青春。目前,不仅仅苏宁,国美、海尔、美的、格力等许多公司都面临着互联网的转折点,都需要转型。这一剂互联网的“青春药”是非常苦涩的,因为苏宁自2013年因服用这种“青春药”经历了多个季度的亏损,这种壮士断腕的勇气,也并非一般企业所具备。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互联网“青春药”虽好,“老公司”们谁敢服用?
“2015年华为手机超越了曾依靠互联网营销将传统手机厂商打懵的小米,这就是我在《解密小米》里讲的互联网新公司依靠新模式迅速崛起,当传统巨头觉醒后,互联网就成为一种赋予所有企业的能力,对任何企业都是公平的,新公司因为质量太轻导致惯性不足,必然被学会了互联网能力的大象赶上,前提是大象要觉醒。苏宁觉醒得早,接下来就看能否抑制京东成长了。”——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
任何一家公司,之所以能够高速发展,是因为他们诞生于一个崭新的时代,并且没有遇到转折点。就如同苏宁诞生于25年前,私营零售业刚刚起步,张近东利用自己的敏锐商业嗅觉从卖空调起家创办了苏宁,并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器零售业的标杆。
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都是苏宁的高速增长期,因为在这20年里这家企业没有遇到巨大的冲击。然而自从2010年开始,电商开始冲击零售业,电商的诞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新时代,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就如同上个20年的苏宁之于零售业。
张近东曾说过:“趋势一定会替代优势。”这也让张近东果断地选择向电商看齐,并提出了苏宁的O2O战略。张近东在总结苏宁转型路线的时候表示,实体企业转型互联网可以分成“+互联网”和“互联网+”这两个阶段。“+互联网”就是将原有线下的资源和能力拓展到网上去,“互联网+”则是将掌握熟练的互联网技术再反哺线下。
现在的苏宁除了拥有互联网电商公司所具备的电商平台、金融、物流、大数据外,还具备了他们所不具备的1600多家门店、苏宁云店以及配送一体化服务等原有优势,而这些优势正是“+互联网”的部分。同时,这次25周年宣布的苏宁创业扶持计划、体育计划、文创计划、扶贫慈善计划,也让这家传统企业正在向更广的互联网市场迈进。
张近东还提出了开放的战略,并接受阿里巴巴283亿入股,苏宁云店入驻万达,开放苏宁易购、苏宁云店,开放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开放则是一种互联网思维,显然苏宁也已经学习并运用。
因此,互联网不是任何企业独占的资源和能力,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是赋予所有企业的能力。传统企业不要感觉害怕互联网企业,因为传统企业能很好地学习并运用互联网能力,但是传统企业的能力是互联网公司难以复制的,比如,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实力;零售企业的物流、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遍布全国的商场等等,这都是难以被复制的差异化竞争力。
苏宁的转型,华为超越小米,这都给传统企业很好的启发。那就是要快速的向互联网转型,并制定适合自身的转型战略,当忍着痛苦吃下互联网“青春药”后,你们会发现原来转型并非是找死,而是一种新生。而企业的发展史证明,只有经历了转型的企业才能有机会成为百年企业,那些不敢转型的企业只能死亡,比如,柯达、诺基亚、惠普。
作者:磐石之心 知名IT评论人 《融合之道》《解密小米》作者 公众号:磐石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