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遭封杀?互联网金融监管期将至
编辑: 发布时间: 2015-9-17 8:59:48
文章来源:网赢中国
大数据营销
- 推一把网络营销精英培训新一期即将开课,本期新增移动电商、微商、O2O、自媒体、社群等方面的课程,现在报名就送江礼坤老师亲笔签名的最新版《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一书。欢迎咨询QQ:800007518!
3月14日,央行下发文件暂停网络虚拟信用卡和条码线下支付业务。文件称,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最后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文件同时指出,虚拟信用卡突破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为维护支付体系稳定、保障客户合法权益,总行有关部门将对该类业务的合规性、安全性进行总体评估。
消息一经传出,引发市场震动。一些市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惊讶并一度怀疑消息真实性,但随后的采访中,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确认了这一消息。受此消息影响,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下挫:中信银行A股早盘跌幅一度达到9%,午后其A股、H股午后双双临时停牌;腾讯港股上午跌幅也一度超过6%,下午跌幅略有收窄;此外,与第三方支付有关概念股价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挫。
随后,此消息引发各种解读甚至是争论。有评论将这一文件的出台归结为互联网公司动了银联的利益导致封杀。该类评论称:“在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模式中,发卡行、收单行(主要是银行、银联商务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按照7:2:1的方式分成;而在线下二维码支付实际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也就是直接跳过银联,银联收不到钱,自然大怒。”还有评论指出,中信推虚拟信用卡是触动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从而引来封杀。
然而,将这一事件单单解读为“利益说”、“动奶酪说”是片面的,有银行人士分析称,此事本质上还是第三方支付与监管者央行之间界线界定和报备流程的问题,是创新与规则流程之间的矛盾问题。
对于可能存在风险的创新业务,审慎的监管机构用暂停而非叫停的方式应对,同时要求企业提交材料,以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合情合理的。
有央行官员表示:“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业务分属不同的领域,把线上业务延伸到线下环境,在法律和金融风险方面,将来可能会有些麻烦事儿。如果把此举看作是为了保护银联的利益,那就把央行的监管举措看得太狭隘了。”
对于文件本身,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表示,央行此举意在规范相关业务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并非针对某家企业。周金黄强调这一文件“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
作为坊间解读中的利益相关方,银联则直接驳斥了相关解读。中国银联相关人士表示,“事实上施阴谋者最易以阴谋论指人”。去年6月央行废止了联网通用的五个文件,标志着对银联的政策保护已经彻底取消。银联愿意与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开展平等合作,共同推进业务创新发展。
支付宝方面最终对此事也做出了积极的应对,支付宝公关总监陈亮通过微博微博称,“已经向央行进行了汇报与沟通,并会根据央行要求递交相关材料。请大家无需担心并保持信心。”
至此,“暂停”事件从引发各类解读和市场反应,到企业积极应对,与监管方沟通为止暂告一段落。这一连串事件的背后,其实是各方都未准备好,不知如何应对新生的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作为跨界创新的互联网企业,还未准备好怎样在金融规范内与监管机构充分沟通,怎样适应金融系统的合规性思维;作为监管机构,也未准备好如何对层出不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快速应对,此番“暂停”是监管层在当前应对体系下的合理反应,先暂停再研究;而媒体和民众,也未准备好如何理性的看待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文章来源:网赢中国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有意与本网合作者请与《网赢中国》联系。未经《网赢中国》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大数据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