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 = cnBeta 编辑 李书航 MR = 马睿
【谈落地:杭州政府驻硅谷办公室伸出橄榄枝】
CB:500 Startups最近同杭州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浙江官方将杭州“梦想小镇”和乌镇比作互联网发展的“双子星”,那么这两地之间政策有何异同?您在选点时选择杭州(而不是乌镇或者其他省市)是有什么考虑?
MR
杭州有一定的成熟产业链,尤其是在电商和云服务方面,反正是我们看好的一个城市。杭州政府在硅谷也很活跃,他们硅谷办事处的负责人找到了我们,然后我们开始聊合作。
特别是这次去见了他们实体的场地以后,我们发现那边真的是有很多资源,而且政府的扶持,还有各种政策都是很有利的。然后他们创投这方面投入的精力和热情,我觉得都是能使我们一起合作的因素。然后我们也不是说在国内只会跟杭州一个城市合作,其实这是第一步。
实际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办事处,把国内的人派到硅谷长驻。我分不太清,有些是城市级的,有些是区级的,有些……反正有很多这样子的机构。然后我觉得杭州这边是比较积极的,又是比较思想开放和活跃的,然后就是跟我们谈的比较来的。毕竟我们也不是唯一一个想在中国发展的加速器嘛。所以这也是双方的共同选择。
CB: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让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把互联网创业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那么除了杭州政府,还有哪些地方政府在硅谷有办公室?
MR:我们一直很早之前就有跟北京、上海等等的聊过,其他的各级各类的办公室也有很多,基本上我在硅谷的时候,常会接待国内来拜访的组织机构,有些是政府,有些是大学研究所,有些是企业或创业机构。
【谈策略:中国区微基金在考虑做,但没有时间表】
CB:类似500 Kimchi这样的地区性微基金会考虑在中国内地设立吗?
MR: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我们还没有想到怎么来做这件事情。其实在所有我们设立微基金的地区,我们用的还是美元,在国内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初创企业,需要的资金还是人民币。现在我不是特别明确这边的早期投资应该是美元还是人民币结算,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还在做一些衡量,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有可能在国内也会做一个区域化的基金,不过也有可能不做。
CB:中国公司自然会更欢迎采用人民币结算,跟几年前相比,人民币已经日益具有国际货币的性质了,所以也有可能有帮助。
MR:还有就是国内的架构。在国内上市,以前没有这个渠道嘛,现在国内市场应该是越来越受欢迎。差不多从2015年开始,有一些大的公司拆掉VIE回国。这会让国内创业者开始考虑以前不可能想像的国内上市问题,尤其是面向国内市场的产品。
【谈优势:拥有大量资源帮助国内创业团队出海】
CB:在之前的采访中,您曾提到过更希望选择目标是去扩展全球业务的公司入住,而不是直接选择中国本土作为主战场的公司。
MR:也不是说希望。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
作为一个投资机构,我们有自己一定的定位和擅长的东西,而这是我们给创业者带来的价值,就比如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导师、人脉网络资源等等。那我们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基金,自己本身在国际化做的就很好,我们有国际的网络,国际的资源。所以我们比较适合给国际化的产品带来支持。
所以说,不能讲我们只考虑这种项目,可以说是比较容易谈的来吧。因为如果创业企业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需求,那我们可以共用这方面的资源,所以比较谈的来。一个纯做国内市场的创业者,可能没法把我们给他的价值最大化,没有发挥到我们给他的优势。
CB:就比如你们团队成员多在硅谷,只做国内市场难以跟他们建立联系。
MR:有三十几个员工是在美国境内的,还有很多在其他亚洲国家。不管想在哪开展海外业务我们都有很多资源可以借给他。
CB:在杭州,依托阿里而起的电商,云,互联网金融等产业,直接或间接都是阿里产业链的上下游。这一定会导致其中多数项目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
MR:我们作为众多入住杭州的投资机构其中之一,可以代表国际化这方面的投资方,给有意进军海外的团队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在中国内地,一家公司得到相对晚期的时候,才去考虑国际化,这是现状,比如BAT,小米。但是国际化趋势会慢慢过渡到更早期的公司。我感觉,企业更应该从Pre-A时候就布局考虑,而不要等到AB轮以后。
我想讲一个硅谷的例子。是一家教育公司叫LocoMotive Labs,最近改名叫Enuma,他们做了一个针对学龄前小朋友的数学学习应用“To do Math”,一上线就发现有很多很多国内的家长来下载这个APP并且付费,然后就开始拓展中国市场。这款应用中文名叫“都都数学”,新客户有一半来自中国,在中国的下载量超过35万次。后来中国的教育机构好未来也参与了对Enuma的400万美元A轮融资。
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相应的,国内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故事上演。
【谈已有项目:Fiberead 入住硅谷加速器】
CB:现在500 Startups开始接受创业团队申请进驻硅谷总部的加速器,在大中华区有成功申请的案例吗?今后在杭州预计会有吗?
MR:国内的项目有几个团队是到过硅谷的加速器的,但要说进驻的话,现在一下子能想到的就是Fiberead。公司创始人在36kr上面有一个专栏,写了很多关于她在我们加速器里面的学习经历。
所以他们算是一个典型案例。做跨境图书出版平台,不过还很小,还很年轻。他们今年1月份毕业的,进去的时候只翻译了20本书吧。
CB:对的。我事先了解过你们是对特别早期的,Pre-A和以前阶段的项目感兴趣。根据新闻稿,500 Startups计划在中国引入曾在伦敦、迈阿密、首尔、马来西亚开展过的成长营销(Distro Dojos)创业教育项目。可以讲下这个项目的情况吗?
MR:这要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聚集足够能从Distro Dojos受益的项目。因为我们现在内聘的讲师团队,都是对海外的平台比较熟悉的,那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在国内找到足够多需要这方面帮助的团队。要做的话肯定会是线下一对一的,有很多事我觉得要面对面沟通,否则讲不清楚。
【谈同行:和早 5 年起步的 YC 亦敌亦友】
CB:你们经常被拿来和Y Combinator作比较。那从你们自身来看如何评价与YC的关系?
MR:We are frenemies。亦敌亦友——而“敌”的成分其实很低。虽然两个机构都有加速器,可是加速器的定位是很不一样的,实际上我们很少有重叠的项目,就是很少有项目同时被两个机构都接受。其实我们和很多其他加速器和同类机构也有合作关系。
我们和YC的定位和提供的服务不同。因为我们是一个种子基金,所以如果是YC接手的项目我们想要参与的话,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是直投。YC没有这个种子基金,它现在有一个晚期的基金,不过基本上是投它自己早期的项目的。我们投了将近100个YC孵化出来的项目。基本上A轮以后的我们就不参与了。从加速器实际服务的角度,YC每周只见一次,而我们有更多的系统课程,办公空间,500 Startups内部的驻点企业家和成长营销专家, 或来自谷歌facebook等成熟公司拥有丰富运营经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CB:所以我还真找到一家公司叫 Unwind.me ,从你们这边出来进了YC,好像是个挺特别的例子。
MR:大约有5-6家公司同时加入两个或更多加速器。我们有固定的条款,你愿意接受你就来。YC他反正每周才去一次,完全可以两个加速器都参与。
CB:就是只要他有足够的时间……
MR:不是时间的关系,是股份稀释,他愿意接受这个占股,那他就来。不过我想讲的就是说,这样的例子虽然有,但也是非常非常少的。这也跟我们定位不同有关。
CB:这家公司是今年9月份被一个大的竞争对手给收购了。TechCrunch的报道说:“Unwind.me 参与了 Y Combinator 2014 年夏季批次,它其他的投资方包括 500 Startups 和 Slow Ventures。”我们能不能得出一个印象——在曝光率、知名度、被引用程度等方面,YC还是要高于 500 Startups 的?
MR:嗯,我觉得你可以这样讲。不过YC比我们要比我们早5年,他们现在有10年的历史,我们只有5年。所以如果要比YC成立起第5年时候的影响力,那我觉得我们的影响力相对要大。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现在创业全球都很热,所以我们的时机比他们的好,不能一概而论。
【谈选择入住团队:有产品,有收入,有用户,仅有MVP已经不够】
CB:500 Startups 的强项是用户获取,因为给团队配备一对一的营销导师( distribution mentor )而闻名。这一特点会对你们选择新的创业团队入驻产生影响吗?
MR:很多时候你会看到,YC会投正式上线之前,以至于仅有一个方案的项目。那我们就很少投这类,因为你投过来以后,你产品都没有上线,我们帮你去做什么?
CB:选择在企业的什么阶段量产或者获取用户可以是个人喜好,但是对你们有意的团队,最好是带着一个MVP过来见你们吧。
MR:我觉得MVP现在也已经不够了,因为新加速器的竞争蛮激烈的(录取率约3%),所以我们现在至少是要求有已经上线的产品,已经有收入的。很多应征项目都是有收入的,或者是有一定的用户量的。
【谈两岸三地:大陆依然拥有最大的消费和资本市场】
CB:您2013年成为 500 Startups 中国代表的时候是在北京。在杭州如果设点的话,会搬到那边去么?
MR:我们没有什么总部的概念。在所有地方,都是只有一个团队驻在这个国家的某一个地方,然后就管理该国所有相关的投资。我正好是现在常住在北京,那在杭州应该也会再设一个点,这个也是在洽谈当中。
CB:2013年关于您的报道写到,您“估计自己在北京度过的时间大约在一半左右。剩余的时间里会在上海、深圳、香港、台湾和硅谷之间穿梭往返。”现在在内地之外,在香港和台湾的安排是怎样的?
MR:我觉得我们在台湾会稍微活跃一点。有很多台湾的项目非常想要进入我们加速器,因为台湾本身的市场很小,所以可能有更多比例的项目是想要国际化的。而它不可能要靠自己这一个岛的市场,就做的很大。
CB:请评价一下您观察的两岸三地的创业生态。
MR:大陆肯定还是市场最庞大,不只是消费市场,资本市场也是最好的。所以如果我是创业者,我会觉得在这边的环境是最滋润的。作为投资者,我觉得这边应该也是比较吃香的。这也分什么阶段的投资者,不过大陆在两岸三地中仍然占优。
香港政府在放一些新的政策,比如启动创科局,不过那边也不能说没有创业精神……这样讲吧,就是有非常非常强的金融,进出口贸易等等,所以相对来讲创业不会那么吸引人。不过那边也慢慢有一些好项目。我投的一个大中华区相当成功的项目就是香港的项目,然后进到台湾,在台湾市场做到第一。台湾现在当然不是一个大的市场,不过他在台湾做到第一,帮他在台湾的客户解决大陆市场的问题。
台湾本身就有高科技巨头,历史上也有科技腾飞的时代,只是互联网没有做的那么强而已。
CB:这会对台湾的创业领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说,年轻人可能会在类似于富士康,HTC这样的公司锻炼一番出来以后,再做跟他们之前的职业有关联的创业项目?
MR:硬件比较强的话,软硬件结合的项目以后可能会有一些。除此之外,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有香港、台湾的高管。所以我觉得实际上,如果有好的机会,台湾的企业也不一定要待在台湾,很多可能都会到大陆来。所以大陆的创业者也应该看到潜在的外来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