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小微信问我:“你知道国内哪个音乐播放器不要钱?”
这个问题让我无比尴尬,就在我措辞表达干脆帮她掏钱的时候,她的下一个问题消除了我的尴尬:
“有没有单独只买一首歌的地方?”
“iTunes”
隔周,我想起这事,问她有没有去iTunes把那首歌买下来,她告诉我花了45元买了QQ音乐的半年付费音乐包。“我一想还要去iTunes好麻烦就放弃了。虽然我本身只为了那一首歌,不过自从买了包月我下歌都选最高音质,列表大换血!”
我这位发小虽然会纠结包月是否值得,但作为VIP(Bigbang粉丝名称)的她,只要Bigbang出数字专辑就会不假思索的购买。而我的一个学姐是李志的铁粉,付费链接在李志微信公众号发出不久,就给我发来了一张购买截图。
关于付费听歌/下载已经谈了很多年,无论是早期虾米音乐要用虾米币下载,还是QQ音乐的绿钻会员,都没有把付费下载带动起来。直到去年,数字音乐的付费才真正有了明显的效果。
之所以大家有了推动“付费”的底气,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热爱娱乐,消费观念更开放的90后甚至95后开始工作,拥有了金钱的支配权;第二、支付宝微信支付迅速发展,为用户“动动手指”就埋单提供了便捷。
对于现在的年轻用户来说,花不花钱不是最重要的,值不值得花钱才是第一考虑因素。
一些拥有忠实粉丝的独立音乐人,也开始尝试在播放平台上出售自己的音乐,比如李志、陈粒、好妹妹乐队。
独立音乐人数字付费专辑及单曲的出现,表明平台也开始看重长尾效应,希望讨好平台上音乐口味越来越分众化的年轻粉丝。独立音乐人中的佼佼者们,其“粉丝影响力”早已不容平台小觑。
独立音乐人发行数字专辑情况
备注:
1.数字音乐专辑销售一般分为:1.全收费,不提供免费试听,李志《动静》目前为全收费阶段;2.可免费试听但下载需付费 。
2.因QQ音乐支持单曲和整张专辑两种购买方式,因此该平台上的一些专辑销售单位为“首”。
3.《幻期颐》销售数据来自粒粒经纪人奚韬。其发行平台包括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微音乐、多米音乐、看见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
4.粒粒是音乐人陈粒的“分身”,作为陈粒的师妹出现,并在3月8日推出了首支单曲《幻期颐》。据陈粒表示,“陈粒”会继续做流行音乐,而“粒粒”这一分身将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会尝试各种音乐。
欧美、港台、大陆、日韩流行歌手QQ音乐数字专辑销量表
备注:
1.由于其他平台数据未公开,表中数据均取自QQ音乐。
2.林俊杰、鹿晗为QQ音乐独家发行,蕾哈娜、Bigbang为QQ、网易云、酷狗多平台发行。
从以上两张表不难看出,虽然偶像歌手的数字专辑更容易拥有高销量,但是独立音乐人也能拥有不错的销售成绩,目前李志的《动静》销售收入已经接近27万元。
好妹妹乐队发行的《西窗》经过3个月的时间,数字音乐的销量达到了近30万首,并且其粉丝榜的购买量与林俊杰的粉丝不相上下。可见对于粉丝来说,主流、独立不重要,是否对自己的口味才重要。
价格上作比较,目前独立音乐人的定价看起来比较低(1元/2元/9元),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项目要么是单曲,要么是巡演合辑。如果独立音乐人创作发行一张全新的专辑,数字专辑的定价会更高一些。
在促销举措方面,独立音乐人也和偶像歌手没区别。
以李志为例,在网易云音乐售卖《动静》的页面上,还写有几条其他规则:在3月25日前购买数字专辑的粉丝榜前十名将获得李志周边PU单肩包一组;前五名还将获得李志亲笔签名的笔记本一本等等。这种促进粉丝购买音乐的形式,与鹿晗、Bigbang的集齐专辑送福利没有本质区别。
早年,热爱音乐的虾米创始人王皓希望能通过付费下载,给独立音乐人带来体面的收入,但效果甚微。
2011年,李志团队自己搭建了一个网站,采用先下载后自由定价且不设底价的方式开放销售。但当时各大音乐平台都可以找到未经李志授权的歌,所以当年在官网上下载的多,付费的却少。即使如此,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李志官网获得的打赏金额是20多万元,靠这笔钱李志团队生存了很长时间。
去年11月11日,陈粒在网易云音乐上独家发行了单曲《爱若》,虽然是1块钱一首歌,但低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配合11月11日这个概念。
今年3月,音乐人粒粒全平台发行了自己的首个单曲,“全平台付费下载”也是目前比较少见的选择。其经纪人奚韬表示,选择全平台发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每个平台用户的音乐口味,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平台版权费用回收的情况。
也就是说,在平台和音乐人合作的过程中,彼此也都在磨合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从而达到最好的销售效果。
奚韬对音乐财经表示,接下来,他负责的另外几位独立音乐人好妹妹、陈粒、程璧都将根据不同音乐人的受众寻找适合的平台,继续尝试数字音乐付费模式。
奚韬说:“我认为收费是很正常的趋势,国内版权环境不清晰的情况已经开始改变。作为音乐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听众逐渐接受这种方式。”
从独立音乐人专辑销售成绩来看,付费方向的选择也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独立音乐人的粉丝愿意为音乐人花费几千块钱购买几百张专辑、单曲,并不仅仅只有鹿晗这样偶像级别的歌手才有粉丝吸金力。
粉丝消费华语/韩语音乐的趋势之外,我们看到欧美音乐粉也渐成一股力量。
最近,蕾哈娜、阿黛尔这些diva,在中国的平台上也都做了付费专辑下载。蕾哈娜的粉丝购买榜上第一名仅购买了32张,阿黛尔的第一名也就只购买了100张,但两位天后专辑的总购买量却也不错。
对于环球音乐中国来说,这应该是内地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因为蕾哈娜数字音乐转换成专辑已经超过了10万张(超过131万首歌曲)。相关人士表示:“以前我们80%的精力放在实体上,因为实体有报表,数字是拿不到的。可现在数字做付费,实时就可以看到销量,这导致我们整个行销都掰过来,现在80%是数字。”
我们认为,欧美音乐人付费音乐不错销量的背后,还是“粉丝经济”在贡献力量。在粉丝经济和年轻乐迷音乐口味分众化的时代,各种音乐和音乐人都能吸引一帮铁杆粉丝埋单。
“十年前,有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做欧美歌手?那个时候哪有人喜欢做欧美?神经病,不会赚钱的。”一位曾就职于内地唱片公司的高层对音乐财经回忆。
“2005年超女选秀,张靓颖说自己最喜欢的歌手是玛丽亚.凯利,内地没多少人知道,知道也是因为张靓颖说喜欢,但那时候玛丽亚.凯利在国外年轻人心中已经有点Out了。可是,你看现在Taylor Swift在内地多火?”
欧美音乐人的流行如今已经在内地几乎实现了全球“神同步”,八卦新闻实时就传到内地了!2015年小霉霉中国演唱会一票难求,其11月份的上海演唱会开票一分钟卖光,连小霉霉自己都对媒体惊呼“不可思议”。
如今,包含在付费下载范围内的歌曲也越来越多。当你点开一首歌并按下载按钮时,跳出付费提示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增高。值得庆幸的是,这并不会对听歌人总量造成多大的影响。
关于这点,刚加入乐视的姚谦也表示,“我觉得任何(方式)都应该去尝试,因为尝试就是沟通,让愿意付费的人觉得值,这是最重要的。现在不能是唱片思维,发行之后就等着收账,更应该思考付费的过程,人们需要什么,我们还能做哪些努力。”
从曾经的音乐版权大战,到现在的各方”抢人”大战,平台方无非是想拥有更多好的内容留住用户。
上游版权方对付费极为敏感,一方面,哪怕是Spotify这样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平台方,也是靠一轮一轮融资烧钱才得以扩张发展,版权方还是这些平台的股东;另一方面,版权焦虑的是如果平台推动不了付费用户规模增长,靠资本烧钱烧下去的最终结果就是破产。
商业常识很好理解:“开店”的老板们因为进货价格越来越贵,同时又只有人流没有消费者,最后只能关门。中国也一样,互联网的流量再贵,平台也不可能一直无限度烧钱,阿里音乐为何要淡化播放器业务?道理一样的,推动“人流”成为消费者才能“皆大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