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奥博亚洲联合创始人及资深董事总经理
奥博资本(OrbiMed)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生物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公司。王健博士是奥博亚洲的联合创始人及资深董事总经理,他师从诺贝尔奖得主Eric Kandel获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拥有斯坦福大学MBA及超过20年医疗及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创业及投资经验。奥博亚洲创建了最大的泛亚洲专注于生物医疗健康领域的PE/VC投资基金,投资了时代天使,爱康宜诚,金唯智,科美等30余家领先的企业。他认为投资必须对商业基本面进行深度分析,坚持独立判断,绝不能人云亦云随大流。他倡导“智慧医疗”理念,积极从海外引进能让中国病人受益的先进产品和技术。
“意识是什么?大脑是怎么运作的?”一直是王健最感兴趣的课题。他师从诺贝尔奖得主Eric Kandel,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了神经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Kandel让王健看到了另一种伟大科学家形象:不止埋首于实验室,还可以用商业方式将科学福泽给更多的人。于是,他去斯坦福大学读了MBA,并进入了专注于生物医疗健康的投资行业。果然,人的个性与结果之间,未必有着直接的关联。
造就:“意识”可以被他人感知吗?“感同身受”可以实现吗?
王健:从技术上说,“感同身受”不仅很可能实现,而且是在一些基本层面上已经实现了的。放在古代,“感同身受”大概需要同样的场景体验:你挨了一鞭子很疼,别人要感知你的疼,也得去挨一鞭子。到了今天,有更先进、复杂和全面的方式实现“感同身受”。时下流行的3D、VR,就是用制造逼真场景的方式让另一个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我们也可以通过影响另一个人的大脑、血液里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使其产生相同的感受和情绪。人类在发展“感同身受”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个尚未实现的重要里程碑——能否代替“我”的意识?假如我在对他人“感同身受”时忘记了原来的“我”,而以为自己是被感知的对象,这个里程碑就达到了。
造就:如果科技真能做到感同身受,让他人感知到我的痛苦,那痛苦是否能消减一些?
王健:不见得。也许有人会更懂你,但不见得你的痛苦会减轻。另外,假如真有人随时随地能用科技感受到你的喜怒哀乐,你肯定会感到隐私被侵犯了。我认为痛苦是人生百味中不可或缺的一味,人活着是为了体验酸甜苦辣俱全的丰富生活,并不仅仅是为了快乐。
造就:人活着的真实意义有个说法吗?
王健: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有能力赋予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以意义。人总是在个性里面找不足,他不能接受多种性格都是可以成功的事实。他只想着把所有人套在一个完美的领袖或者完美成功者的模式里。这还是一个基于自我的假设和选择。
造就:“意识”是什么?
王健:我不知道,这是科学还未能回答的问题。“我”的意识就像一扇窗户,“我”能“看到”窗外的景物,但窗却无法“看到”自己。机器复杂到一定程度是否就能产生意识,抑或“意识”是已知的自然界以外的东西,所以无论多复杂的机器都不可能有意识?人类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意识是什么”可以说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也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不亚于宇宙是如何起源的,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造就:当人类能把意识“上传”到机器里,人便可以活在虚拟世界中。也许“虚拟人”会争夺运算能力和存储空间?
王健:假如我们把意识“上传”到机器里,也就是我们要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中去生活。我们会把虚拟世界里的资源设计成无限的吗?也许不会。我们也许还是想体验因争夺资源而导致的痛苦和冲突,这样的生活才丰富多彩,才更逼真。
造就:线下剧院式的演讲平台,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造就(xingshu100)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