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说白了就是“吃文化”: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假托的理由“借口”;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受人欢迎叫“吃香”;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
互联网行业很多词汇也是如此,比如“风口”、“入口”,即使是英文词汇,比如O2O,看上去也像口对口。
自从雷军说过“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之后,风口就成为了行业热门词汇。入口一词则更早,已无从考证是谁先提出的。互联网行业大家都感觉很热闹,经常都是口水战啊、并购啊,吵吵闹闹的,但这都是外行人看到的,如果总结下来,互联网战争的逻辑是什么?他们所有的逻辑都是信息入口之争。
入口就是需求,随后的互联网世界里几乎所有成功的巨头,都是入口占领者,雅虎占领了资讯入口,Hotmail占领了邮箱入口,谷歌是搜索入口,亚马逊是网购入口,Facebook是社交入口。在中国也大体如是,你控制了“入口”,就控制了一切。比如,新浪做门户就控制了用户看新闻的入口,百度控制了流量的入口,但腾讯和360们似乎表现得更为激进。
PC端是最早瓜分完成的入口。之后,是围绕移动端之争。谷歌和苹果的操作系统之争、分发之争、安全之争、硬件之争。移动端的争夺,也快接近尾声了。
未来的入口之争,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我之前的两篇文章《互联网时代之后,是什么时代》、《手机还有多久被淘汰?最多10年》中,分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互联网时代之后,是智能时代;手机将在10年后消失。
基于这两个观点,其实就可以得出:到了智能时代,“入口”将成为一个伪命题,因为“入口”即将消失。
从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在PC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用PC来上网,在PC屏幕上,你要控制它的桌面,控制它的浏览器,控制它的行为习惯你可能就控制了入口。正因为如此,早在2004年,hao123这样的网址导航都能数千万元卖给百度,这么一个只有一个静态页面的网站也能卖这么多钱,就是因为它控制了用户通往各个网站入口,是很多用户浏览器的默认主页。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这样,大家都用手机上网,卖手机的认为自己是个入口,好的APP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入口。
到了智能化时代,入口没有了,因为单一入口没有了。智能时代,不需要有一个手机这种形态的东西,它的功能将由别的形态代替。至于具体是什么,现在还不好说,可能是手表,也可能是眼镜,甚至可能是植入大脑的一个传感器啊芯片啊什么的。总之,以后不会有电脑、手机这种单一产品作为入口,而是有千千万万个入口。
从单一入口变为多个入口后,控制入口就将成为一个伪命题。
在《互联网的未来:声音时代和体感时代》一文中,我根据人机交互这个维度,也就是网民如何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划分了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Click时代(点击时代),第二个时代是Touch时代(触摸时代),第三个时代是Voice时代(声音时代),第四个时代是Motion时代(体感时代)。
可以做个简单对应,PC互联网时代就是Click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Touch时代,智能时代的初级阶段是Voice时代,智能时代的高级阶段就是Motion时代(体感时代)。
我们现在的智能设备更多还是噱头。比如智能灯泡,要关灯怎么关呢,需要几个步骤:拿出手机,输入密码或指纹开机,找到相应APP打开,然后再选择要关掉的灯泡,点击关灯。麻烦不?这还不如我在床头安装一个传统的开关来的方便。到了Voice时代,我只需要说“关灯”即可。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查询天气怎么查,通常是三种方式,一是手机自带的天气功能,一是墨迹天气这样的APP,一是去百度搜索。到了Voice时代,我只需要说“天气”或者“吕梁天气”即可。
在Touch时代,用谁的服务,谁就是入口。到了Voice时代,用户在语音交互,至于用谁的服务,看不见摸不着,自然就没有入口的概念了。就好像在组装机时代,你还能知道主板是哪个厂家的,显示器是哪个厂家,到了今天,你的电脑主板是哪个厂家,你的手机显示其是哪个厂家的,还有人关心吗?
到了Motion时代(体感时代),就更是这样了。体感技术,在于人们可以很直接地使用肢体动作,与周边的装置或环境互动,而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便可让人们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简单说,就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的事儿。
“入口”的消失,只是智能时代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